要讓孩子過著幸福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我肯定感。
-by明橋大二
我對作者寫的這段話特別有感,源自於個人的切身體會,一直到前兩年的人生,只要是和moin交流過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其實我是一個非常沒有自信的人,因此脾氣大又受挫力低,放棄和逃避變成是反射性習慣,雖然近兩年因為認識不少親子專家和明燈級友人的開導,有慢慢重建我的自信,但偶爾還是會出現無法勇敢面對的時候。
看到明橋大二在書中p.161頁中提到,使用體罰教育的影響,尤其在語言和社會性的發展上有明顯的落後情形,像這樣「危險性高」的教育方式,並不是對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好的影響,也是有不少精英人士認為過往的體罰教育才能讓自己如此成功;不過作者以「吃藥」的角度舉例解析:上一輩的人生病了吃某些藥都會很快痊癒,但經過多年的調查追踨,新研究發現過去那些藥物短期有效果,但是長期服用會危害人體,必須要停止服用,可是部分有使用經驗的人不信邪,表示自己吃了沒事,給孩子吃也沒問題吧!
這讓我想到前陣子的新聞,長輩餵甘草止咳藥水給幼兒,造成孩子病危送醫!就是這樣的概念,因此,誰又能百分百確定自己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moin就剛好是體罰教育下產生不良副作用的一員,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碌,幼時經常將我托給親友帶,幾番輪轉下,其實我對於安全感這個點上是偏低的,開始上學之後,雖然穩定和父母住在一起,不過父母依舊工作繁忙,對他們而言,用命令和打罵的方式是最快能解決問題的教育方式!臉上被賞巴掌是家常便飯,嚴重一點的時候是身上青一塊紫一塊,還會被幼稚園老師叫上台去展示「不乖的小孩就會變這樣」,被憤怒的爸媽嚷著斷絕親子關係、一邊趕出家門外、卻再度被抓回家打罵罰半蹲,鄰居對於我們家的喧嘩是屢見不鮮,在那個年代似乎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所以我常常覺得和爸媽溝通也沒用,講了反而更激怒爸媽、不講爸媽又惱怒我不表達,最後習慣了"這件事爸媽肯定不會贊同、多做多錯",以致於日後習慣別人的安排、不敢說出自己意見,很多事連試也沒試就先預設自己會失敗的立場,有時運氣一個不好,遇上霸凌排擠:牆頭草、沒主見、縮頭烏龜、膽小鬼…
後來我總告訴自己:以後絕對不要當這樣很壞的爸媽!
不過,就在自己當了父母,孩子還越來越多,才知道當初父母為什麼用體罰教育,因為連我在育有1234寶的時候,我都如出一轍的這樣對待我的孩子,生活實在是太忙碌,疲憊到身心無法耐心地等待孩子龜速的成長過程,還自我安慰的想:對嘛!人多就是要嚴格的軍事化教育才對!
但孩子不是軍人!
在1234寶進入幼稚園的階段,我看見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我開始焦慮自責,孩子們將來也和我一樣怎麼辦?會不會也因此蹉跎掉許多美好的機會?
在徬徨的時候,正好有上親子節目通告的機會,開始請教過往覺得都在天花亂墜的親子教育專家們,然後依循著建議緩下情緒去等待孩子的成長,也認真的研究許多教養書,運用在五寶們身上反覆實踐,雖然我至今都做不到百分百的美滿,不過至少1%、2%、3%的去做,漸漸地看到孩子們1%、2%、3%的改變,甚至是最小的五寶妹,比起年長的手足獲得較充足的安全感,她整體包括情緒的發展都比手足過往同齡時來得正向。
原來,是真的可以安心育兒‼️
不過父母因為生活上的種種壓力,很容易又會陷入心靈疲憊的低落期,難免又會想用最快的體罰教育來處理育兒問題,所以moin時不時的會再溫習、或是取經新出版的教養書,為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放棄,也能從更多專家不同的詮釋方法中,再磨合出更適合自己處理的正向模式。
受益的不只是孩子❗父母也能從書中進步‼️
在moin接觸的許多教養書籍中,都有見解幫助父母重建自己的情緒,當正向的觀念慢慢地影響行事的習慣,在生活上的做人處事也會感受到有別於過往的成熟。
讓0-3歲的孩子盡情的撒嬌?會不會變媽寶?以後長大能獨立嗎?
作者是一名兒童咨詢的心理醫師,給父母的答案是:好好面對孩子的撒嬌!
撒嬌是依賴、獨立是反抗,依賴和反抗是孩子正常在成長過程中,兩者會反覆的拉扯而逐漸長大成人。這是一個對moin來說覺得特別的觀點,心理本身就是個很慎密的學問吶🤔
0-3歲給對愛就不怕寵壞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運用了大量的漫畫圖文,整理出父母在孩子0到3歲會遭遇育兒困擾的種種小劇場,例如:表達能力不好的孩子總是在「哭」、經典的trouble 2不要不要和搗蛋、奶嘴戒不掉、小孩很黏人、手足間到與同齡其他幼兒相處的紛爭事、體罰教育觀點解析、與他人教育理念的界線、父親與母親的育兒協調性…等。
從許多小劇場中還延伸出溫和的應對辦法,來穩定療癒照顧者的不安,一點一滴的重建做父母的自信,在書的結尾處有兩大暖心提醒:
✨九成的育兒煩惱,都會隨著孩子成長慢慢解決 – 我是非常有體會的,雖然moin也還正陷入孩子們現階段求學的育兒煩惱中,但我也走過了他們嬰兒時期的慌亂。
✨在育兒路上,給足自己愛與自信,與孩子心更近 – 近期看到一個社團有媽媽闡述現在很多書都在教帶小孩,好像媽媽就得以小孩為主,沒有自己一樣。不過現實來說,moin的確就是因為有小孩才變成了媽媽,只是從自己的時間被瓜分成很多人一起佔用我的時間,很多人會誤解現在的教養書,只是告訴我們如何帶小孩,要給足孩子愛,但卻讓自己充滿壓力累吁吁。
誠如文章前段提到,我在書中看到的案例是小時候的自己,雖然明明是教孩子的事,但是也學了自己用。不少暖心專家都說過,孩子不管多大,只要父母願意開始使用正向的觀念,隨時都來得及,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且我們當爸媽的也還是爹娘的孩子啊!所以給足自己愛吧!
0-3歲給對愛就不怕寵壞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9358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37202758241
-
我和5寶們的日常動態FB瞧瞧👀 https://www.facebook.com/moinmama/
👄人妻媽媽媳婦什麼事都能LINE我聊➕ https://line.me/R/ti/p/%40moinma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好片不LOSE▶ http://user50862.psee.io/DJJTK
花嘍MOIN超多好照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94moinma/
合作邀約e-mail📩 piettw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