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怎麼做?新時代的寶寶飲食觀念不可不知!

這一兩年終於等到許多醫生和營養師在節目上用專業知識來衛教,針對傳統副食品觀念的一些禁忌做了不少闢謠,正好也是為moin用一些基礎的營養學知識來做副食品的觀念再打了一劑強心針✔

先參考一下黃瑽寧醫生對於副食品營養觀念的文章分享:

黃瑽寧: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

黃瑽寧:健康兒童有必要吃這麼清淡嗎?

黃瑽寧:5原則,分辨正確的飲食建議

黃瑽寧:每天吃水果,感冒遠離我

還是有一些媽咪在詢問過moin副食品的方向後卻還是半信半疑的再三詢問真的可以嗎?moin沒有在隨便說的都是花了大筆錢跟國家認證有證照且實務經驗很強的營養師去上課學習的,畢竟沒有空去上學校,只好花錢請營養師來家裡教學家庭營養,在認識到營養學之後,簡直是大改觀了平時廣為人知的健康資訊,大半都是錯誤或是原因導向不對,從4年前接觸到後,家人也的確藉由正確的營養觀念改善了不少平時的小毛病和增強抵抗力,因此我對於第五胎五寶的副食品是整個大搬風,和前四胎的方式完全不同,是用營養學為基礎的來製作副食品給五寶吃,以下就讓moin詳解分享一下五寶霏妹之前的副食品歷程,並且會輔以一些營養學觀念敘述:

Q.四個月寶寶的第一口副食品一定要十倍粥?

m:霏寶第一口副食品是蛋黃+初榨橄欖油+一丁點的鹽拌成泥,4m時嚐試過:豆腐、蛋黃、馬鈴薯、南瓜、地瓜、山藥、地瓜葉、高麗菜、大黃瓜、絲瓜、紅蘿蔔、枸杞。

每一樣單一食材在第一次嚐試時都會添加初榨橄欖油,然後在下一餐前做觀察會不會引起過敏,不會的話就會在隔天的副食品重疊測試過的食材,初期四個月時都是以泥的方式去製作。

4m-5m時的副食品重疊的方式:一份植物性蛋白質泥+一份根莖類泥(澱粉含量高的)+一湯匙初榨橄欖油or一份植物性蛋白質泥+一份蔬果泥+一份根莖類泥(澱粉含量高的)+一湯匙初榨橄欖油,食材是兩樣或三樣方式混搭

★食材添加油用意是將食材用油做包覆,讓食材降低刺激寶寶的食道、消化道內的黏膜,就能減少食物過敏的機會。其實身體體內許多黏膜若都能常保持潤滑,如呼吸道,就能降低被細菌、病毒刺激而發炎,自然能降低生病的機率。

8

纖維較多的蔬果呈細丁狀都是在6個月時,4-5個月時是盡量打碎。

果泥類的,如:霏寶6個月也曾奇異果混搭蘋果或芭樂打成泥之類的,果泥我也一樣會加一些初榨橄欖油,但都現打現餵,果泥類的我都沒做成冰磚。

★芭樂籽我都會去除,因為用果汁機或調理機都無法完全打碎,最後都會變成有點小尖銳的細小籽,為以防刮傷寶寶的胃還是先去除較好喲!

Q.寶寶的副食品不可以有油,要少油甚至去油?

m:餵母乳的媽媽都知道,母乳有多油啊!就算moin本身是菜奶媽咪,那母乳還是有些油脂,而且餵母奶的媽媽都知道,母乳中油脂的含量是很高的,除了提供寶寶成長熱量,也能有效潤澤保護皮膚等,所以原本餐餐母乳的寶寶,突然換成1-2餐無油的副食品,身體原本吸收的油量減少了,皮膚就有很大機率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尿布疹等毛病。

有很多食材的營養素都是要靠油脂才能溶出!如:β胡蘿蔔素是需要油脂才能溶出其營養素,以及食材內卵磷脂也是屬於脂溶性營養素,一道媽媽的用心且花時間準備的副食品有肉、有菜那麼豐富,但獨缺適量的油脂,那整碗愛心滿滿的副食品營養等於打了對折…當然如果是有陸地肉類的副食品泥因為含有動物性油脂,也是能把營養素溶出,但多添一匙適量的植物性油脂能攝取到Omega 369的不飽和脂肪何樂不為呢!moin都是慣用含Omega9的單元不飽和脂肪的初榨橄欖油

攝取好油的觀念很重要,從小baby甚至到大人,都不要想說『清淡飲食』保持健康,所謂的清淡飲食不是叫人去好油,是指去壞油且適量攝取好油,從衛生署頒佈的彩虹飲食表到近期各大健康雜誌在倡導的好油觀念,都在在提醒國人對於用油的觀念偏差,總結就是要適量攝取好的植物油脂、避免影響心血管的動物性油脂。

11

12

我幫霏寶加的初榨橄欖油油量大概是平常喝湯的湯匙八分滿左右。

有關於moin用什麼品牌初榨橄欖油,以及什麼油品適合加入在副食品中,請參閱另一篇文章:關於用油這件事,來聊油

 

Q.寶寶的副食品千萬不能加鹽?真正的健康是少鹽而不是去鹽!

m:是否很常聽過中暑除了要補充水份、電解質以外,也要補充適量鹽份,它是能平衡身體電解質的重要成份,尤其媽咪們都知道小孩超會流汗的,連喝奶的吸吮都像是運動過一樣,常常就滿頭大汗,而鹽份又是會隨著汗水代謝而流失的,所以副食品加一點、少許鹽份真的不是天理不容的事啊!一方面讓身體能有適量補充、一方面能讓副食品更有滋味一些也讓寶寶更開胃嘛!

 

Q.蛋白類食材最好1歲以後再開始吃?

m:首先,如果是那種曾經有吃雞蛋而引起全身攤軟、休克等症狀的寶寶,且經抽血檢驗出就是對雞蛋過敏,那種就要特別請教醫院的營養師去針對寶寶的個人狀況去對副食品的食材去做篩選。

很常有媽咪會問moin,我家寶寶吃了某一種食材,過幾個小時就發現身上某部位有起一點點小疹子或是隔天有起些紅疹,是不是寶寶不適合該食材?這個部分一定要特別說明一下,食物過敏很常是立即性的反應,最慢應該也是在1小時內有很明顯的過敏反應,有時候過了一段長時間才看到長疹的,很可能也只是因為衣服磨擦或熱、汗水磨擦導致,不見得是食物的關係。

其實很多根莖、葉菜類蔬果都含有蛋白質,只是沒有豆、蛋、魚、肉、奶的含量來得多,所以要正值成長關鍵的孩子不論是副食品時期還是國中小等,都需要很充足的蛋白質來幫助發育成長。

因此,霏寶從4個月開始嚐試除了豆腐植物性蛋白質以外的動物性蛋白質的天然食材,如:雞肉、豬肉、牛肉、鱈魚肉,除了鱈魚肉容易壓很碎外,其它的肉品都是加等比例的水打成泥狀餵食,尤其要注意筋的部分因為纖維較粗,要先除去後再打泥。另外植物性蛋白開始添加黑芝麻粉。

13

接著5個月就加入了較多的海鮮元素,如:蝦、魷魚、蟹、鮭魚、蛤蝲肉,都是先單一嚐試後,沒有明顯過敏反應,就會海鮮蛋白質泥混搭一道植物性蛋白質泥or陸地肉品蛋白質泥、一道蔬菜類泥、一道根莖類泥、一匙黑芝麻粉、一湯匙初榨橄欖油。在6m時霏寶的副食品已經是混搭了五道以上的天然食材。

14

☆記得有一次在吃蛤仔肉時,沒注意量沒控制好,比平常攝取量多,在約1小時後肚皮上有些小疹,但不多、不見霏寶抓撓,於是隔天就暫停搭海鮮蛋白質泥,疹消退後的當天再換搭別款海鮮蛋白質泥,再過個幾天又再繼續搭配適量的蛤蝲肉,霏寶一切正常沒起疹!所以少量多樣化真的很重要呢!

8個月之後霏寶開始陸續長牙,9個月時冒了6顆牙,我開始用水煮蛋蛋白切細碎搭在副食品泥給她吃,她在6個多月時初嚐蛋白也沒有出現任何疹子的症狀,我經常在fb粉絲團share的動態,都能看見霏寶下午的點心是撕碎的水煮蛋蛋白一顆和腰果堅果碎狀。

10個月之後的霏寶很喜歡顆粒感的嚼感,所以有些食材我會保留一點細丁狀增加她的喜愛。

 

Q.不吃把米飯稻穀類的澱粉當主食的副食品沒關係嗎?

m:這麼說好了,澱粉類無非是要攝取碳水化合物,澱粉也的確是寶寶攝取熱量的重要來源,可是我就會偏好根莖類澱粉含量高的蔬菜做為輔助,而不是白米幾倍粥,我的主食優先順序是:蛋白質→蔬菜→澱粉,澱粉含量高的常見:馬鈴薯、地瓜、 南瓜、山藥、玉米…等,這些另外也有其它的營養素含量高,如β胡蘿蔔素、鋅、玉米黃素、葉黃素等…。

以優質的蛋白質天然食材為優先當做主食是近年來飲食觀念的進步,相信很多人都常在一些頗具知名的健康雜誌都有拜讀到,對身體的免疫力、肌肉的長成、器官的運作能量的最大來源…等,都是很直接且重要的營養素,當然小孩在成長發育期,碳水化合物也是很重要的熱量來源哦!

不是不用吃白米飯!其實很多根莖類食材都含有澱粉,像馬鈴薯、地瓜、南瓜或香蕉水果類的,也是經常看報章雜誌或醫師營養師宣導澱粉含量高,但它們又比白米來得有滋味,所以我是覺得如果小孩沒很愛十倍粥之類的,或許可以嚐試別的食材來輪替一下,畢竟華人還是以米食為重,也不用特別捨去它喲!

17

 

Q.把粥改變後,寶寶吃得份量不比以往多了,會不會吃不夠、不營養健康?

m:一定要了解!以米為粥是很容易餓的,因為米是屬於澱粉含量高,對腸胃來說是所謂的"輕食",非常容易消化,因此是很容易餓的,而且當餐也很容易餵食一大碗;相反的,以蛋白質食材是屬於"粗食",會延長其消化時間,所以寶貝可能在改變為蛋白質為主的副食品方式時,剛開始吃的量會是以往粥品的一半,而且也會延長下一頓的用餐間隔

如同成人有血糖不穩症狀時,醫生會建議控制血糖不能先吃澱粉的原因在這,以蔬菜和蛋白質先入腸胃慢慢消化之餘、一方面血糖是穩定慢慢往上升、降的。再舉個例子:中午吃廣東粥一定很容易就餓了,要補個下午茶才能撐到晚餐;中午上牛排館或吃到飽餐廳幾乎都會飽到晚餐前,因為都會在餐廳裡吃大量的蛋白質和蔬果,根本不會想吃什麼下午茶。

如上述,真的不用太煩惱,而且未來在蛋白質養成下的腸胃會更有力,食量也會慢慢的往上增加的。

如果不小心用多了,寶貝吃不完,像我自己搭配的五種以上食材的副食品,味道都不錯,我都會再轉餵食1234寶、要不就自己吃掉,不會浪費營養。

18

 

Q.多吃蛋白質的副食品方式,為什麼小孩看起來沒有像米琪輪人物一樣一圈一圈健康的感覺?

m:如果寶寶是母乳為主的,尤其碰上油奶媽咪的母乳,是很大機會手、腳、肚子容易會被養成一圈一圈的,因為母奶營養又帶有豐富的油脂。但若開始副食品時期且副食品為主時的配方奶寶寶,說實在要養成一圈一圈的,除非是豬、牛等動物性脂肪吃得很多(像是經常煮油膩高湯為底、但蛋白質、蔬菜量不夠多的副食品)、加上澱粉類吃太多造成的虛胖

吃蛋白質通常寶寶會長得蠻精實的,只要有在跑健身房的都知道,那些肌肉大的除了運動之外就是靠勤補充蛋白質來養大肌肉的,身材看起來很fit而不是肥軟,這樣簡單的比喻不知道能不能解除有的媽咪想追求米琪輪的迷思。

 

分享媽媽好神節目上探討副食品的主題,其中黃瑽寧醫生和營養師會破解許多迷思哦!

以上針對比較常見的新舊副食品觀念疑問的闢謠大會到此,希望用心做副食品的媽咪們能夠用更新的飲食觀念為寶貝的健康帶來更大的效益!

❤後記:霏寶的副食品是建立於營養學的基礎,說真的,家裡孩子多,只要一個孩子生病,幾乎是防不勝防,都會去傳染到,加上之前小姊姊們班級經常因腸病毒停課關係,那陣子讓我和weda都繃緊神經,於是霏寶平時靠營養建立起的防衛機制真的讓我很驚豔,雖然其他四寶以前在副食品這塊我沒有為他們打好基礎,但現在也一直在調整飲食努力中,身體的健康、抵抗力真的比在未接觸營養學的那幾年好太多了,孩子們的健康非常重要,是懸在父母心頭上的大事!

至於用什麼餐具好,其實moin覺得只要寶貝願意用都好!剛讓寶貝學習自己拿取訓練小肌肉的時候,我覺得用ezpz的餐具不錯,主要是防滑、也不是那麼容易被寶貝拿起把玩、或是手一揮就不小心推倒,但是使用的訣竅是先在"桌面用濕布擦過帶有些許水份時,再將ezpz放上會比較貼合不易拿起"。

 

20170917_145651

在材質方面畢竟國外的審核標準都是比台灣來得嚴謹,所以moin認為可以放心給寶貝使用,可是本來moin在準備食品給五寶妹吃的時候,都是會讓食物放溫涼後才給才不會燙口,也不擔心有太高溫的問題。

 

#副食品 #五寶媽 #moin

 

我和5寶們的日常動態FB瞧瞧👀 https://www.facebook.com/moinmama/

👄人妻媽媽媳婦什麼事都能LINE我聊➕ https://line.me/R/ti/p/%40moinma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好片不LOSE▶ http://user50862.psee.io/DJJTK

花嘍MOIN超多好照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94moinma/

合作邀約e-mail📩 piettwu@gmail.com

發文作者

仰天長嘆:生孩子容易,養孩子太難! 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對「副食品怎麼做?新時代的寶寶飲食觀念不可不知!」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